2010/04/12

Kontakthof with Ladies and Gentlemen over 65


photo Credit: Laszlo Szito
From:http://www.pina-bausch.de/en/pieces/kontakthof_65.php




"Kontakthof is a place where people meet who are searching for contact. To show yourself, to deny yourself. With fears. Desire. Disappointments. Desperation. First experiences. First attemps. Tenderness and what arises from it was an important theme in the work. Another, for example, was circus. Showing part of yourself, to overcome oneself." By Pina Bausch, Paris, 2007.

以上是Pina Bausch為《交際場》所寫的,幾行字就為這齣兩個多小時長的舞蹈下了註解。

2001年第一次看《交際場》時,我著迷在舞者的芬芳、舞台的華美中,稍稍能掌握住舞蹈裡殘酷的隱喻,還有舞者身為交際場符號的現實,但舞者太香、舞台太美好,我對Pina的喜歡那麼多,以致於記憶裡留下的全是美好。現在想起來,也許是我太年輕,對觀看經驗的掌握不是那麼嫻熟,還無法確切地和我自己的體驗與生活互動。

4月3號在Barbican看了老人版的交際場,當音樂響起,65歲以上的女士與先生們一扭腰一擺臀地在舞台上前進時,我除了遏止不住自己也想要一扭腰一擺手跟著一起前進的幻想,我明白到「年紀」不管對表演者或觀看者都是一個重要而無法忽視的重點。

Pina Bausch去年六月過世,無數的現代舞愛好者、粉絲悲傷惋惜哀痛著,而這一個有著一套既定repertoire的舞團仍決定繼續行進,畢竟逝者已矣,但還活著人生仍要繼續。於是今年烏帕塔舞團依照原訂巡迴行程來到倫敦巡演交際場於2000年創作的老人版與2008年的青少年版。一直很想看老人版的我,終於有機會看到。

老人版的舞者都是生活在德國烏帕塔的當地民眾,經由烏帕塔舞團徵選而來的業餘舞者。老人版的節奏比較慢,手抬不了那麼高,腳跨不到那麼大,許多地方忍耐不了高跟鞋的久站,於是脫了鞋光腳繼續跳。即使是這樣,老先生與老太太的一個眼神、一個表情與一點點動作,能夠傳達給觀眾的訊息卻是這麼多、這麼重。所有人生的體驗、年齡的鑿痕,在舞台上都能讓觀眾明白,沒有經驗是白費的經驗,沒有走過的路是白走的,而交際場想要表現出男女間關係的脆弱在老人版裡面顯得更深刻。


photo credit: JEAN-LOUIS-FERNANDEZ

交際場在Ladies and Gentlemen over 65的詮釋之下,所有的欲望、熱切、恐懼、嬌羞、失望就像符號一樣在舞台上清楚的傳達,讓觀者能更準確地接受到這齣舞劇要傳達的情緒與意義,但觀者又能抽離出自己的情緒,疏離地享受著女士與先生們調情中有趣的橋段,現場不時有讓人莞爾的笑聲,即使交際場有其殘酷,也有悲傷,但觀眾頗能在輕鬆的情緒下觀賞。

而交際場,本來是提供成年男女相遇、調情互動而找到另一半的場域。這裡本來是不會有老人出現的場合,但透過老人版的詮釋,反而有一種反諷原作的意味。讓人不禁佩服Bausch在距離這齣舞作創作的二十多年後,能透過替換舞者的年齡,以業餘代替專業,為自己的原作帶來後設、反諷的對照。

《交際場》是Bausch在1978年的作品,跟《穆勒咖啡廳》同年。而這回來倫敦巡演的還有14歲以上的青少年版本,也是舞團於2007年在德國當地學校徵選訓練的業餘舞者,2008年首演。我這次沒有看青少年版,但根據看過的友人說,青少年版又是一個完全不同的觀賞經驗,由實際生活體驗不足的青少年演練出交際場上的互動,雖然明知道是舞台上的作戲,但又逼真地讓人由衷地從內裡恐懼著。

附上一段BBC的訪問,能一窺今年倫敦巡演兩種版本的片段,而排練指導所說的"With each new piece, we feel a piece of her (Bausch's) life." 以不斷演出的方式來懷念Pina,烏帕塔舞團和Pina的ensemble情誼還是令人感動的。

2 則留言:

summer 提到...

真高興看到你寫這篇文章…

實在太喜歡這個作品也太喜歡 PINA 了,
到現在都害怕去碰觸它。

punctum 提到...

我以前也覺得寫不太出來
太喜歡的東西總覺得很難描述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