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河瀨直美的電影很無聊。但我卻覺得很有意思,
因為河瀨直美是一個五感豐富的導演。
加拿大電影《愛你的五種感覺》(Five Senses)以五個段落代表
人的視覺、嗅覺、聽覺、味覺、觸覺五種感官。河瀨的電影或紀錄
片卻常是五感兼備,看完電影彷如經歷一趟感官豐富的旅程。
紀錄片雙年展中的《追憶的舞蹈》看似黑白蒼涼,卻是五感展現淋漓
的代表。整個《凝視死亡》單元都在處理死亡議題,《追》片是河瀨
的朋友攝影評論家西井一夫(55y)得知自己罹患胃癌後,請河瀨以攝
影機為他記錄下通往死亡的過程,河瀨不僅手持攝影機,在影片中也不
斷和西井對話而河瀨拍下西井的同時,西井也以相機試圖拍下河瀨。西井曾
說請河瀨拍下這部影片,就是希望除了自己外,也能有其他人能看見。
西井死於2001年11月25日,但透過本片,西井再次活在觀眾的記憶裡。
【視覺】
西井先生,你有看到外面的櫻花樹嗎?有啊,黃色的一片,
落葉就像我快結束的生命。
河瀨的電影裡,顏色是五感最明顯之處,
高彩度的顏色常穿插在電影中。
《追憶的舞蹈》的英文片名就叫 Letter from a yellow cherry blossom.
鮮黃色的櫻花樹始終在黑白病房的窗外搖擺著
既對比著病房裡如槁木死灰的瀕死情境,
卻也像是通往死亡前抓住世界黃色鮮麗的一面。
這樣的英文片名其實比追憶的舞蹈更凸顯河瀨電影的視覺特質。
《追》片中有一段畫面整個轉為黑白,穿插在彩色影片裡雖不協調
卻更凸顯生死對比,以及顏色和黑白的對比。
而《影》片中大量呈現的影子,不管是窗外的光影、屋內擺設的的影子
及最後父女一起在陽台玩的手部剪影遊戲,都是精彩視覺體驗。
(河瀨直美與《影》女主角葉子)
【聽覺】
今年看紀錄片雙年展特別注意到的是「聽覺」。
不管在《影》,還是《追》片中河瀨都錄了一長段孩童嬉鬧的聲音,
大部分是搭配片中的陽光與光影出現,但在《追》片裡也常配合病房的場景
或是抽掉畫面裡人物的現場對話收音,放上一段孩童嬉鬧聲。
這聲音其實聽來熟悉,在《沙羅雙樹》裡孿生兄弟其中之一失蹤時,
也搭配有大量的孩童嬉鬧聲,這段聲音的使用在《追》片裡有對比的效果
在《影》中則有舒緩情緒張力的作用,在《沙羅雙樹》更有一種自然的神秘感
增添失蹤事件的神秘與不可知之處。這段聲音已經成為河瀨簽名式風格的象徵。
此外,她電影中各色各樣豐富的聲音常為觀影者帶來聲響的趣味
木屐走動的聲音、雨聲、唱歌聲,甚至是河瀨與被攝者持續的對話聲
都非常引人入勝。
比較顯性的視覺體驗,觀賞河瀨電影,仔細聽尋片中各種聲響
會有更多不同體會,甚至更多的感性氛圍。
【味覺、嗅覺】
《追憶的舞蹈》中有兩種決然不同不味覺或嗅覺的呈現,
一種是十分美好的,當河瀨與西井一起出去買冰淇淋時,
要哈密瓜還是可可口味的問句,一直留有可口的感官體驗在內,
彷彿透過影片也能嗅聞到哈密瓜的甜膩香味。
但當西井先生邊說話邊漱口吐痰時,
好幾次不忍逐睹,彷彿濃痰的氣味、感官
透過鏡頭不避諱地呈現漱口水的昏黃或是擦完嘴巴衛生紙的牽絲,
都成為鏡頭前特殊的感官紀錄。
【觸覺】
西井先生,今天天氣好溫暖啊!是啊!
溫暖地可以把一根根骨頭拿出來好好曬乾了。
光憑這樣的對話,就可感覺到天氣溫暖篷鬆的觸感。
而河瀨的細膩之處,往往也是把這些影片難以傳達的感官
透過鏡頭毫不遺漏地傳達。
萌之朱雀裡隧道的濕氣與黑暗、沙羅雙樹在雨中跳舞的暢快淋漓
追憶舞蹈中病榻上的寒冷與痛苦,一一藉由畫面和觀眾的想像連結。
《追》的這段對話呼應結尾裡骨頭經火烤乾後的撿骨,更有意義。
而配合撿骨畫面,突然出現的西井與河瀨的對話更是神來之筆。
「手怎麼都拿不穩(攝影機),連小學生都不如 ......」
這不僅是一段河瀨與西井在拍攝過程的尋常對話,更是最後撿骨時
河瀨對西井一夫屬於「聲音」上特有的追憶。
除了「五感」外,這部電影討論了「紀錄」與「記憶」的差異值得一提,
河瀨不喜歡紀錄電影的說法,認為「紀錄」就彷如過去了般,只有記憶能留在心裡。
西井則以攝影評論家的角度理性分析,通常說「記憶」才表示追憶一段已經
不存在的事物,已經是過去式了。這段對話凸顯河瀨的感性與西井的理性。
每個人對「字句」的感受各異,不管喜歡理性的紀錄,還是感性的記憶,
透過河瀨的鏡頭,都可感覺到對「西井一夫」的一段記憶。
逝者已矣,留下的就只有「紀錄」和「追憶」而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